文艺复兴文坛三杰

网站首页    成都校区    文艺复兴文坛三杰
 
 
 

文艺复兴文坛三杰

 
 
 

意大利是人文主义文学的发源地,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是文艺复兴的先驱者,被称为“文艺复兴三颗巨星”,也称为“文坛三杰”(文艺复兴前三杰)。文艺复兴从十三世纪末期开始在意大利的多座城市先后兴起,随后逐步扩展到欧洲,因此文艺复兴的确切时间是在十四世纪中叶到十七世纪初期。文艺复兴在中世纪晚期发源于佛罗伦萨、威尼斯和米兰等城市,慢慢扩展到欧洲各国。

 

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从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跨越的过渡时期,而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主要包括了自然哲学和人文主义思想两个方面。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是用人权来反对神权,推崇个人价值与个人尊严,宣扬人的本性就是要追求幸福,这是人的权利。

 

薄伽丘、爱拉斯谟等人对教会神权进行了无情的鞭挞,提倡人们摆脱封建束缚并发展资本主义。这种哲学思想是进步的,但也掩盖了资产阶级与人民群众的矛盾,有着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局限性。

 
 
 

1

但丁·阿利吉耶里

 

 

但丁·阿利吉耶里(意大利文:Dante Alighieri,1265年-1321年9月14日),现代意大利语的奠基者,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开拓人物之一,是世界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以长诗《神曲》留名后世。

 

但丁出生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生于1265年,出生日期不清,按他自己在诗中的说法“生在双子座下”,应该是 5月下旬或 6月上旬。5 岁时生母去世,父亲续弦,后母为他生了两个弟弟、一个妹妹。

 

但丁少年时代就好学深思,在学校里学了有关拉丁文、逻辑学和修辞学的初步知识,后来又跟著名的学者布鲁内托·拉蒂尼学习修辞学,包括当众演说和写拉丁文书信的艺术,这对于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是必要的。更重要的是他通过自学,接触到拉丁诗人的作品、法国骑士传奇和普罗旺斯抒情诗。18岁时,已经学会了作诗。当时佛罗伦萨是博洛尼亚诗人圭多·圭尼泽利创立的“温柔的新体”诗派的中心。但丁和这个诗派的一些诗人互相赠答,并和诗派的领袖圭多·卡瓦尔坎蒂结成深厚友谊。

 

但丁青年时代的作品主要有爱情诗,他把这些诗献给心爱的女子贝雅特里齐。贝雅特里齐被诗人视为上帝派到人间、启迪他灵魂的天使。但丁赠给卡瓦尔坎蒂等诗人的第一首诗,是抒写对贝雅特里齐的爱情的十四行诗。但丁对贝雅特里齐是精神上的爱,带有神秘色彩。在她死后,但丁把抒写对她的爱情以及其他有关的诗,用散文连成一体,是为他的第一部文学作品,取名《新生》。

 

成年后,但丁潜心研究神学与哲学,他认真阅读波伊提乌、西塞罗、亚里士多德,以及托马斯·阿奎那的作品,并开始创作隐喻训世诗。通过丰富的创作实践、广泛的阅读和深刻的研究,但丁打下了系统而坚实的文化基础,为后来创作的升华准备了必要条件。政治斗争对但丁的性格与思想的形成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丁青年时代积极从事政治斗争,加入了圭尔费党,并参加了反对吉伯林党的战争。胜利后,佛罗伦萨的圭尔费党分裂成“黑”“白”两大政治派别。当时的教皇博尼法齐乌斯八世为把自己的势力扩展到托斯卡纳地区插手两派斗争。但丁反对教皇干涉佛罗伦萨内政。由于“黑派”赞成教皇的干涉,企图借助教皇的力量打倒“白派”,但丁不得不向“白派”靠拢。

 

1301年,在教皇的唆使下,法国军队南下意大利,帮助“黑派”夺取佛伦萨政权;但丁与其他“白派”领袖被流放。流放生活开阔了但丁的眼界,他的视野从佛罗伦萨的派别之争转向维护整个天主教世界的安宁和秩序。他决心与教皇及其支持者斗争到底,并发誓将满身荣耀地返回故乡,否则永远在外,死不回头。这一决心是推动但丁后半生努力奋斗、完成文学巨著——《神曲》的巨大动力。1321年9月13日,但丁客死于拉文纳城。

 
 
 

2

弗朗西斯克·彼特拉克

 

 

弗朗西斯克·彼特拉克(意大利文:Francesco Petrarca,1304年7月20日 - 1374年7月19日)是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诗人、学者,人文主义的奠基者,早期资产阶级的艺术和道德观的建立与他是分不开的。他以其十四行诗著称于世,为欧洲抒情诗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后世人尊他为“诗圣”。

 

彼特拉克出身于佛罗伦萨的名门望族,父亲是著名的法律公正人。14世纪的佛罗伦萨是欧洲最繁荣的手工业中心和文化中心,同时也是新兴的市民阶级与封建贵族斗争最激烈的舞台,政治派别迭起,矛盾尖锐复杂。但丁和老彼特拉克都站在白党一边,维护新兴资产阶级利益。1302年,维护封建贵族利益的黑党,在教皇和法国的支持下,夺取了佛罗伦萨的政权,残酷地镇压了白党。老彼特拉克和但丁同时被流放,离乡背井,来到阿雷佐。1304年7月20日,彼特拉克在这里降生。1311年,彼特拉克随父流亡到法国,1312年侨居在法国南部的阿维农城。这里是当时教皇驻跸所在地,位于抒情诗的故乡普罗旺斯地区。早年动荡的生活、但丁的影响、教皇都城的中心地位、当地文化的熏陶,对彼特拉克未来的成长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彼特拉克自幼酷爱文学,尤其喜欢古典作品。每当他读起古罗马作家维吉尔和西塞罗的作品时,总是情不自禁地憧憬着人类美好的未来和生机盎然的生活。然而父亲则希望儿子继承自己的事业,在法学上有所成就。从1316年起,彼特拉克遵从父亲的意愿到法国的蒙特波利大学和意大利的波伦那大学学习法律。但刻板的法律条文始终未能引起他的兴趣,因此在1326年父亲去世后,便放弃法律,专心从事文学创作活动。同年,返回阿维农,进入宗教界,成为一名教士。

 

彼特拉克的爱情诗收集在他的代表作《歌集》中的诗人多都是即兴而作的诗体日记,共366首。彼特拉克的爱情诗冲破了禁欲主义的藩篱,一扫中世纪诗歌中隐晦寓意、神秘象征的手法,直接描写现实生活中的人。他向人们公开袒露自己向往幸福生活的内心活动。在他的笔下,劳拉已不是中世纪那种矫揉造作、高不可攀的贵妇人,而是单纯开朗、平易可亲的新时代女性。由于彼特拉克从人性的角度出发,用写实的手法描写劳拉的美貌,因此他的诗歌格调清新,令人百读不厌,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彼特拉克是处于新旧时代交替时期的人物,因此表现出很大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他鞭挞教廷的虚伪,但又长期在教廷担任要职;大胆追求爱情和幸福,但有时又认为这是邪恶;热爱祖国和人民,但又轻视和脱离群众;主张人类之爱,但又有浓厚的个人主义色彩。这些都是早期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的特征。

 

1374年7月18日夜幕降临后,彼特拉克在一个名叫阿克瓦的小村庄与世长辞,享年70岁。当人们来到他的房间时,发现他的头还埋在维吉尔的手稿中。反动的教会势力对彼特拉克恨之入骨,将他暴尸示众,手段卑劣而又残忍。然而,彼特拉克的历史功绩是永远也抹煞不了的,在他死后不久,人类文明史上伟大的文艺复兴运动蓬勃兴起,尊称他为"文艺复兴之父",就是最好的证明。英国著名诗人拜伦在游历意大利时,留下了光辉的诗篇,赞美彼特拉克的"名声传遍各国"

 
 
 

3

乔万尼·薄伽丘

 

 

乔万尼·薄伽丘(Giovanni Boccaccio,1313年-1375年),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诗人,以故事集《十日谈》留名后世。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杰出代表,人文主义者。代表作《十日谈》批判宗教守旧思想,主张“幸福在人间”,被视为文艺复兴的宣言。

 

薄伽丘是佛罗伦萨商人凯利诺·薄伽丘和一个法国女人的私生子。关于他的诞生地,缺少确切的资料予以论断。据说他生于佛罗伦萨附近的契塔尔多,一说生于巴黎。幼年时生母去世,随父亲来到佛罗伦萨。不久,父亲再婚,他在严父和后母的冷酷中度过了童年。

 

后来,他被父亲送到那波利,在父亲入股的一家商社不情愿地学习经商,毫无收获。父亲又让他改学法律和宗教法规,但无论是商业还是法律,都引不起他的兴趣。他自幼喜爱文学,便开始自学诗学,阅读经典作家的作品。这段生活使他亲身体验到市民和商人的生活以及思想情感,融入到他日后写成的《十日谈》中。

 

在那波利生活期间,薄伽丘有机会出入安杰奥的罗伯特国王的宫廷。在这里,他被压抑的个性和才智得以充分地施展。他同许多人文主义诗人、学者、神学家、法学家广泛交游,并接触到贵族骑士的生活。这丰富了他的生活阅历,扩大了文化艺术视野,进一步焕发了他对古典文化和文学的兴趣。他在宫廷里又认识了罗伯特的私生女玛丽娅,对她产生了爱情。这一段富于浪漫情调的经历,也在他的文学创作中留下了很深的印痕,他日后在文学作品中塑造的一些女性形象,可以见出玛丽娅的影子。

 

1340年冬,薄伽丘父亲的商业活动受到挫折,经济状况恶化,一蹶不振。薄伽丘无法维持原先悠闲自在的生活,便回到佛罗伦萨。在佛罗伦萨尖锐激烈的政治斗争中,他始终坚定地站在共和政府一边,反对封建贵族势力。他参加了行会,曾担任管理财务的职务,多次受共和政府的委托,作为特使去意大利其他城邦和教廷执行外交使命。

 

1348年,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发生了一场可怕的瘟疫。每天,甚至每小时,都有大批大批的尸体运到城外。从3月到7月,病死的人达10万以上,昔日美丽繁华的佛罗伦萨城,变得坟场遍地,尸骨满野,惨不忍睹。这件事给当时意大利一位伟大作家薄伽丘以深刻影响。为了记下人类这场灾难,他以这场瘟疫为背景,写下了一部当时意大利最著名的短篇小说集《十日谈》。当时,《十日谈》被称为“人曲”,是和但丁的《神曲》齐名的文学作品,也被称为《神曲》的姊妹篇。

 

1350年,薄伽丘和诗人彼特拉克相识。翌年,他受委托去邀请被放逐的彼特拉克回佛罗伦萨主持学术讨论。从此,这两位卓越的人文主义者建立了亲密无间的友谊。薄伽丘潜心研究古典文学,成为博学的人文主义者。他翻译了荷马的作品,在搜集、翻译和注释古代典籍上作出了重要贡献。晚年,他致力于《神曲》的诠释和讲解,曾主持佛罗伦萨大学《神曲》讨论。

 

1373年10月23日,薄伽丘抱病在佛罗伦萨大学《神曲》讨论会上作了最后一次演讲。第二年,契友彼特拉克的逝世,给他精神上很大的打击。1375年12月21日,薄伽丘在契塔尔多逝世。

 
 
 
 
 
 
 

!

 

往期回顾

为什么选择出国留学?

意大利小说推荐

意大利文艺向电影推荐

来自意大利的Vespa了解一下~

扫码各种聊

400-0808-840

新浪微博|MAMAMIA成都

 

 

 

 

2021年9月23日 09:26
收藏
意大利是人文主义文学的发源地,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是文艺复兴的先驱者,被称为“文艺复兴三颗巨星”,也称为“文坛三杰”(文艺复兴前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