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小说推荐

网站首页    成都校区    意大利小说推荐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小说推荐


书籍,凝聚了人类文明的精华,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不是为了拿文凭或发大财,而是成为一个有点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读书让我们体验到丰富多彩的生活,培养我们高雅的兴趣,与家人之间的话题不会仅仅局限与生活的家长礼短,柴米油盐,还有琴棋书画,诗和远方。



I promessi sposi


《约婚夫妇》是曼佐尼的长篇历史小说,是意大利古典文学的瑰宝。在意大利,这部文学名著如同但丁《神曲》一样,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人民大众极为珍视和喜爱它。它以一对青年男女的悲欢离合和婚姻波折为主线,描绘出十七世纪意大利各阶层的人物及其风云变幻的社会现实。被誉为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的一部百科全书。


农村纺织工人伦佐和鲁齐娅互相爱慕,准备成婚。恶霸地主堂·罗德里戈意欲霸占鲁齐娅,对他们横加迫害。伦佐被迫逃离农村,流亡到米兰,鲁齐娅躲在修道院避难。当地大寨主被堂·罗德里戈买通,把鲁齐娅劫持到山寨。后来寨主对过去的罪恶生活感到厌倦和悔恨,同时,他也被鲁齐娅的纯洁所感动,在一个红衣主教的启迪下,寨主幡然悔悟,改邪归正。鲁齐娅被护送到米兰。伦佐历经饥民暴动、瘟疫和其他波折以后再次来到米兰,和鲁齐娅相逢,结成美满婚姻。

曼佐尼,意大利作家。1785年3月7日生于米兰,1873年5月22日卒于同地。自幼受启蒙主义思想熏陶。1805年赴巴黎,同思想文化界人士广泛交际,从欧洲进步的哲学思潮和法国浪漫主义文学中吸取了宝贵的思想养料。早期作品主要是诗歌。曼佐尼是一位杰出的戏剧家。历史小说《约婚夫妇》是意大利文学史上最优秀的古典长篇小说。同时他对文艺理论、历史、语言也有精湛的研究。



Canne al vento


《风中芦苇》是意大利作家黛莱达发表于1913年的长篇小说。本书叙述了意大利撒丁岛一个庄园主家族的衰落史。


小说主要写堂·扎姆是撒丁岛一个偏僻地区拥有许多土地的庄园主。他一生苦心经营地产,思想保守,恪守撒丁岛的旧传统、旧习俗。妻子亡故以后,他更加严格管教他的4个女儿:露丝、哀思苔尔、丽娅、诺爱米,不准她们步出闺房一步,一心要维护家庭的地位和声誉。


格拉齐亚·科西玛·黛莱达于1871年9月27日出生在撒丁岛上一个约有八千居民的小镇努奥罗城里。她的文艺创作风格介于批判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之间,主张对社会现实作精细、不加修饰的描写。她以美丽的撒丁岛的自然风光为背景,以耳闻目睹的传说和真实生活为素材,创作了朴实、动人,带有戏剧性的作品



Il Barone Rampante


《树上的男爵》是意大利文学家伊塔洛·卡尔维诺的一篇长篇小说,是《我们的祖先》三部曲之一。小说以传统叙事手法隐喻了现代社会里人的迷失自我、完整性丧失以及焦虑迷茫的生存状态,展现了现代社会中处于生存困境下的人类个体追求自我存在空间和价值的历程。同时在时间轴上,体现了通过对个人自我抉择矢志不移的努力从而达到非个人主义完整道路的主题。小说思维活跃、思想深刻,深刻的刻画了现实的种种弊端,启迪人们对人类的命运和现实社会予以深入思考。


小说男主柯希莫成长在一个典型的老式家庭之中,父亲是伯爵,母亲是将军,父母对儿女严加管教的同时缺少关爱,在这样的环境之中,柯希莫逐渐形成了叛逆的性格,因反对姐姐对动物的残害而拒食蜗牛的柯希莫被父亲怒斥,从而爬上了树开始了远离地面的生活,这表征着对文明社会的叛离和对原始生命野性的回归。


《树上的男爵》的核心是柯希莫几十年的树上生活。树上的世界虽然很真切很美好,但却是一个被遗忘和最终被抛弃的世界。不过,柯希莫恰恰在这里找到了心灵得以栖息的住所。在整个故事中,作者构筑了一个平行空间———树上的生活,这个空间与地上的世界虽然只有咫尺之遥,但却十分对立。“诗意的栖居”的地点不再是海德格尔所说的大地,而是空中,这里的空中、“上”不再意味着上帝和天国,而是隔离开现实社会那个层面的世界,可以看作是被我们遗弃和破坏的自然世界———一个比较原始而静谧的空间,也可以是远离社会亟待构建的一种隐喻的世界。



Il Decameron


《十日谈》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巨著,世界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意大利近代评论家桑克提斯曾把《十日谈》与但丁的《神曲》并列,称之为“人曲”。是意大利作家乔万尼·薄伽丘创作的短篇小说集,创作于1350—1353年。


该作讲述1348年佛罗伦萨瘟疫肆虐,三名男青年和7名少女在诺维拉教堂邂逅,一起到乡村一所别墅避难,住了两个星期,他们除了玩赏风景,欢宴歌舞外,便是开故事会,在其中10天的时间里,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由轮流执政的“女王”或“国王”规定故事主题,由一人吟歌作为故事会的尾声。10天里他们总共讲了100个故事,故名《十日谈》。《十日谈》里的故事来源广泛,薄伽丘广撷博采,从历史事件、中世纪传说和东方民间故事(如《七哲人书》、《一千零一夜》等)中汲取素材。这些故事批判天主教会,嘲笑教会传授黑暗和罪恶,赞美爱情是才华和高尚情操的源泉,谴责禁欲主义,无情暴露和鞭挞封建贵族的堕落和腐败,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批评教会的腐败堕落,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作家的一个共同特点。但比起先驱者但丁,薄伽丘的思想更进了一步,他的批判也更加尖锐。


薄伽丘是一个自觉的文体家,《十日谈》的散文以古代罗马作家为典范,结构完整,文笔精练,善用对比,语言丰富、鲜明、生动,为意大利散文奠定了基础。《十日谈》出版后,立即被译成西欧各国文字,对16、17世纪西欧现实主义文学产生过很大影响,为欧洲近代短篇小说开创了先河。此后,一直到16世纪,意大利短篇小说风行一时,短篇小说家都继承薄伽丘的创作传统,写出当时资产阶级所喜爱的接近现实而又复杂曲折的新故事。



Le città invisibili


《看不见的城市》是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创作的中篇小说。该小说中的55个城市故事,显示了城市的秘密,城市的真正魅力在于它是柔软的,它吸纳众多,无所不包,始终是希望的体现,又是郁积负罪感的源泉。《看不见的城市》小说的历史背景带出真实存在过的两座城市:忽必烈帝国的都城和马可·波罗的家乡威尼斯。这两座城市的对峙显示了城市作为地理空间、社会空间和文化空间不同的价值。


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里用古代使者的口吻对城市进行了现代性的描述。连绵的城市无限地扩张,城市规模远远超出了人类的感受能力,这样的城市已经成为一个无法控制的怪物了。这就是后工业社会中异化了的城市状态,而这种状况会一直恶性循环下去


《看不见的城市》是一本关于马可·波罗向忽必烈汗讲述城市的小说,或者说是关于概念城市的寓言式随笔,是卡尔维诺“在越来越难以把城市当做城市来生活的时刻,献给城市的最后一首爱情诗。”书中描绘了形形色色的城市:记忆的城市、欲望的城市、连绵的城市、符号的城市、贸易的城市、死亡的城市、隐蔽的城市等等,最终忽必烈汗发现所有马可·波罗描绘的城市其实就是一个城市——威尼斯的一个个侧面或片段。


作者卡尔维诺生于古巴哈瓦那,随父母移居意大利。毕业于都灵大学文学系,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积极参加反法西斯斗争。战后开始文学创作。1947年发表第一部长篇《通向蜘蛛巢的小路》。20世纪50年代起以幻想和离奇的手法写作小说,或反映现实中人的异化,或讽刺现实的种种荒谬滑稽。《两半的子爵》是他的代表作,这部小说同后来写的《树上的男爵》(1957)和《不存在的骑士》(1959)合辑为《我们的祖先》三部曲。20世纪六、七十年代卡尔维诺创作了《看不见的城市》(1972)和《宇宙喜剧》(1965)等。他还搜集整理了《意大利童话》。1985年9月,卡尔维诺突患脑溢血在意大利佩斯卡拉逝世,终年62岁,葬在地中海岸边的卡斯提格连小镇。









!

往期回顾

意大利文艺向电影推荐

意大利美院如何转学呢

来自意大利的Vespa了解一下~

佛罗伦萨最好逛的地方!

扫码各种聊

400-0808-840

新浪微博|MAMAMIA成都





2021年9月17日 09:54
收藏
书籍,凝聚了人类文明的精华,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不是为了拿文凭或发大财,而是成为一个。有点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读书让我们体验到丰富多彩的生活,培养我们高雅的兴趣,与家人之间的话题不会仅仅局限与生活的家长礼短,柴米油盐,诗和远方。